长沙晚报记者 颜家文
这是一次中国当代文化“大咖”的集体“朝圣”之旅。
这是一次中国文人书法艺术的发掘和传承之行。
“书山问道书山道,洗笔有泉洗笔泉。”
缘起楷圣,文撼书堂。昨前两日,首届书堂山当代文人书法周在“楚汉名城”、“楷圣故里”——长沙市望城区书堂山盛大举行。国家文化部原部长、著名作家王蒙等80余位著名作家、书法家走进湖南望城,走进“楷圣”故里书堂山,将心沉下来,细品这一方山水的宁静,感受一碑一石一阁的神韵。
书法周上,他们以一连串精彩纷呈的活动:共植文化名人林、墨舞书堂、踏访湘江古镇、共创陶瓷收藏壶……来缅怀心中那座高山,于是,千年书堂山下,翰墨再次飘香。
望城区委书记孔玉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将努力把“书堂山当代文人书法周”办成中国当代作家、书法家争相向往的艺术盛会,办成文学与书法相互交融大放异彩的专业平台,办成传承中华文脉延续千年书香的文化高地。
笔架不语 山高千年
“欧阳询创造了中国书法文化艺术的高度,他的作品是中华民族的瑰宝。”中国当代作家、书法家、中国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白描如是说。
丙申年初夏的笔架山,峰峦叠翠,卧在湘江旁,静默不语,一如千年前。
千年前,就是这一方山水,却滋润着被后世誉为“一代楷圣”欧阳询的书艺和生命。
经考证,晋朝时,欧阳家族就择笔架山定居。欧阳询祖父欧阳頠封南陈镇南将军,父亲欧阳纥任广州刺史。欧阳询六岁左右与家人一道扶送祖父灵柩回书堂山,一住就是六年,期间发奋读书习字。十二岁时,父亲不满朝政,起兵叛陈遭诛,欧阳询幸得父亲好友江总救助,藏匿太湖,就此开始颠沛流离的一生。在生命最后的岁月,他辗转回到温暖的故土,再次读书、写字,洗笔山泉。
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,笔力之险峻,世无所匹,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。书法界有二十四字评语曰:“结字工整,布白匀称,中宫紧密,主笔伸长,笔画穿插,安排妥当。”
“欧阳询是一种高度,书法的高度,文化的高度。”著名学者、作家卞毓方描绘他心中的“楷圣”。
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
“来书堂山,我们是来朝圣的。”接受记者采访时,作家们都是这么说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两天的活动,作家们、书法家们显现的几乎都是一种宗教信仰般的虔诚。
踏访欧阳阁,观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、《千字文》碑,他们神情肃然,一如小学生;共植文化名人林,面对10多厘米深的淤泥,他们没有丝毫犹豫,纷纷拿起铁铲,栽种下一株株象征着崇高、美好、吉祥的桂花树;在“墨舞书堂”笔会上,在30米的书法长卷中,他们澄神端己,认真挥毫泼墨;走读乔口,滂沱大雨从天而降,几乎打湿了所有人的衣裤,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,干完一碗芝麻豆子茶,他们在冷雨中忘我地细品三贤祠;创作陶瓷收藏壶,他们一丝不苟,在一撇一捺中,再次获取修炼人生的力量……
“唐代的文化精神在欧阳询的楷书中得到充分体现,欧阳询的作品也显现出书法者本人清刚雅正的人格,这些都一直为我们所敬仰。”著名书法家、作家孙宜才说。
“澄神静虑端己,正容秉笔思生。”这是王蒙为首届“书堂山当代文人书法周”书写的条幅,摘录的是欧阳询书法的传授诀,字体刚正有力,别具一格。王蒙说,这既是欧阳询对书法创作的要求,也是做事做人的方法。“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,开拓和挖掘更深刻的、更丰富的精神资源,能够使我们的文化视野、文化素养,精神能量及品质,都有更多的提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