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沙晚报评论员 袁云才
金秋旅游旺季来了,为期三年的“禁涨令”又一次即将解禁,可是,此番旅游行业却像人们热衷于减肥瘦身一样,掀起了一股新的时尚——不涨价。 先是8月底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起倡议,呼吁全国各类旅游景区共同抑制门票价格上涨势头,倡导5A、4A级景区带头不涨票价。紧接着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旅游局又在9月8日联合发布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,规定景区门票一年内原则上不涨价。这一软一硬的两手,对于遏制景区“逢三必涨”的怪现状,无疑是套有效的组合拳。据媒体昨日报道,截至目前,全国已有2050家5A级和4A级景区签订了“不上涨门票价格”承诺,约占全部5A和4A级景区的80%。
实践证明,过去很多景区不管三七二十一“逢三必涨”,到头来是作茧自缚,制约了自己的长远发展。而每当“禁涨令”三年解禁时,公众和媒体也要呼吁一番,给涨价打预防针。可是,这些苦口婆心的理性建言大多被当成了耳边风,每遇解禁年,景区票价还是争相猛涨。颇有点像把一个葫芦使劲按到水里,突然松手,葫芦就会蹦出水面老高。因此,有人称这种涨价属于“报复性反弹”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“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”之后,景区实际上都会有意无意地透支未来的涨价空间。我们不否认,“禁涨令”初衷是好的,是为了保持票价稳定,防止涨价频次太快。可是,“种下的是龙种,收获的是跳蚤”,这就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“三年一调整”的规定。
事实上,即便是在三年“禁涨令”期限内,景区想要涨价,也是“下有对策”的,那就是变个法子,换个马甲。比如,在不少5A级景区,其第一道门票价格常在一两百元,进去后还要再重复购买“园中园”门票,一家人不花个大几百根本无法把景区看个完整。这样巧立名目的变相涨价,恐怕也是当初“禁涨令”制定者始料未及的。
显然,遏制景区门票盲目涨价,需要一个科学、合理、长效的机制来调节。“禁涨令”禁涨每次只能管三年,加上这次“一年内原则上不涨价”的通知,也只能管四年。可这些期限过了之后呢?若无新的举措出台,难保景区的“焦虑性涨价”不会重演。与其到时再亡羊补牢,不如现在未雨绸缪。让制度建设代替“部门喊话”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效管理。
那么,制度如何建设?最关键的是要增强景区票价构成的透明度,让社会充分监督。目前,并没有对景区票价制定一个科学的生成机制,票价成本核算缺乏权威性,票价中的利润更是处于失控状态。“会哭的孩子有奶吃”,不少景区跟某些垄断国企一样,明明赚了钱也要喊亏损,不断谋求涨价。对此,应建立由第三方主导的成本核算机制,由公众信得过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查,将真实的票价成本公之于众。至于“禁涨令”,作为“扑火”之类的权宜之计尚可;真要“防火”,还得靠完善的制度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