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10月3日,韶山市毛泽东同志故居前游人如织。
湖南日报记者
李健 摄
|
|
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楚禹
通讯员 周翼
阳光暖暖,韶峰青翠,故园秋色正好。
从主席故居到铜像广场,从遗物馆到滴水洞,从几十年如一日守护故居的武警战士,到不远千里自驾前来的山东大哥……10月3日,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来到韶山,感受伟人故里的宁静与热烈。
韶山的白天,满怀激情,热浪滚滚。
早上,主席故居前人流如潮,摩肩接踵,后面游客的鼻息铺在前面游客脖颈上,车辆排起长龙;铜像广场,高悬的彩球,飘扬的红旗,人如潮,花如海,毛泽东同志铜像下,花篮摆了一排又一排,鞠躬的、敬献花篮的人络绎不绝;故居班的武警战士,用青春和热血站岗放哨,几十年如一日守护故居,赢得游客的点赞……
韶山的白天,是让人充满了向往,容易情感迸发的。
76岁的涟源市农业银行退休老干部吴佑全,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发自肺腑,见诸行动。毛主席诞辰110周年时,他手抄毛泽东选集1至4卷,送到韶山毛泽东纪念馆。主席诞辰120周年,手书主席诗词10米长卷。吴老说,要一辈子敬毛主席,爱韶山。湖北游客向红琼参观完毛主席遗物馆,再三回头张望,眼睛里含着泪水。她说,睹物思伟人,更加觉得毛主席伟大。
夜色下的韶山冲,宁静安详、一派平和。
铜像广场上灯光通明,一缕缕清新甜蜜、醉人心脾的山风拂来,吹动伟人故居后的树林,发出哗啦啦的畅响。
沉浸在这夜色中,游客唐贵君充满遐想:“主席是习惯晚上办公的。也只有到了晚上,他才能避开俗务纷扰,静下心来静静思索。”
韶山冲夜色已深,记者徜徉在铜像广场,感慨万千——
很多年前的那一个个夜晚,那位开天辟地的伟人,此刻或许在伏案疾书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;也许,他正拿着一卷卷的中国书、外国书,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开药方;又或许,他正带领一群人,在昏暗的油灯下,探讨如何建立、巩固韶山的农民协会……
宁静孕育伟大,热烈见证今天。日与夜的交响,是今天韶山的真实写照。